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怀旧老歌.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怀旧老歌. Show all posts

Friday, March 07, 2014

待已久的时刻终于到来。折腾了几个星期,在工作、家庭与日常生活中周旋,就为了这一趟的 — 回家。

昨天踏上了归家的航机,继续再熬了廿几小时经济舱的“屁股麻痹”酷刑,才算到了家。

飞机降落时,从小窗口里望见从小就熟悉而带点岁月痕迹与沧桑的槟城机场,依旧亲切;只是多了种莫名的惜疼。最上一次踏上这地方是三年前,那时机场的扩张工程正进行的如火如荼,机场的交通被搞得水泄不通、乌烟瘴气。如今三年后再回到此地,走出机舱所见的机场建设虽可见刷新过的痕迹,但用我们马来西亚的华语坦白说一句:”做了等于没做“。

下机后第一件事当然是催促来接我的二弟赶快带我去医五脏庙、解解乡愁。为了避开下班的交通拥挤时刻,我们选择先过了海,再到“小庄”庄主曾经介绍过但我山巴得都没吃过的“七廊粿条汤”。叫了和小庄的照片里同样的菜式,味道倒是不错,只是少了小时候那种”家“的味道……还是后来回到大年的那道全家出动的晚餐,在味蕾上,才总算真真实实的有了那着实回到家的感觉。

突然想起了罗大佑这首《家(I)》和他在他的《昨日遗书》上写过的一句话:“当有人的背影消失在门外后,那道门似乎就永远将它隔离了。住在里面的人仍然按时在清晨将这门打开,在晚上把它关上。仍然有人守住这扇门,使它的内部多少保持完整,使它维持住最起码的,家的感觉”。


《家(I)》
作词:罗大佑 作曲:罗大佑  演唱:罗大佑


轻轻地爱你 轻轻地爱你 我的宝贝 我的宝贝
轻轻地想你 轻轻地想你 我的眼泪 我的眼泪
谁能给我更温暖的阳光 谁能给我更温柔的梦想
谁能在最后终于还是原谅我 还安慰我那创痛的胸膛

我的家庭我诞生的地方 有我童年时期最美的时光
那是后来我逃出的地方 也是我现在眼泪归去的方向

轻轻地爱你 轻轻地爱你 我的宝贝 我的宝贝
轻轻地想你 轻轻地想你 我的眼泪 我的眼泪
谁能给我个孤独的门窗 遮盖着内外风雨的门窗
谁能在最后终于矛盾地摆摆手 还祝福我那未知的去向

我的家庭我诞生的地方
有我童年时期最美的时光
那是后来我逃出的地方
也是我现在眼泪归去的方向

我的家庭我诞生的地方(我的家庭真可爱)
有我童年时期最美的时光(整洁美丽又安康)
那是后来我逃出的地方(兄弟姐妹都和谐)
那是后来我逃出的地方 (父母亲都慈祥)

Sunday, February 09, 2014

“马”不停蹄的忧伤

年农历是马年。新年贺语流行“马上”云云之类的新话语,那新年期间老叔在这里贴这首“马”不停蹄的忧伤会不会太唱反调和很欠扁呢……?^_^ 

《马不停蹄的忧伤》是黄舒骏石破天惊的首张个人专辑,也是他的成名作,1988年由歌林唱片发行。刚出道的黄舒骏曾被一致公认为是“罗大佑接班人”。当时离罗大佑和李宗盛先后出版的《青春舞曲》和《生命中的精灵》这两张“卓绝千古”的专辑已有一段时间;我和死党们一直都在寻找与期待另一张可以让我们感动的唱片。这张专辑的出现像似久旱之后的甘露,深得我和死党们疯狂的喜爱。 

有一种动物叫“人”,活了又死,死了又活,生存力之强,历经了多少年头。在其他动物都列入被保护的稀有动物时,他还有人满为患的烦恼。活到今天1988年了,他们还在COPY老祖宗早就玩烂的——痛苦、欢乐、梦想、失望、阴谋、LOVE、生和死,管你是谁,这不是ME TOO、YOU TOO。

那是专辑里附注的文案。自从疯狂迷上了罗大佑的歌曲开始,除了对歌词的要求外,我们听歌买专辑也多了留意专辑里这些撰文的习惯。当然,上面这段短短而简单的文字,当年就让我们给爽得爱不释手,简直就把黄舒骏当作神人看待。此后的我们,在他的歌声里沉醉,在他的歌声里任思绪轻舞飞扬,在他的歌声里深深的叹息,甚至在在他的歌声里偷偷的恋上某个谁……彷佛那些强说愁的年少,都深深的写在那些歌曲里。


《马不停蹄的忧伤》
作词:黄舒骏 作曲:黄舒骏   演唱:黄舒骏


我永远记得少年的时候 在薇薇家的后门 祈求一个永恒的约定
喔!令我心碎的记忆
她那凄迷的眼睛 温暖的小手 轻柔的声音 怜悯着我的心意
说着她最后的话语
她说:远方的世界有着一位姑娘和美好前程等着你
可爱的男孩!吉普赛的我不值得你为我停留倾心 喔...不要哭泣
喔......我马不停蹄的忧伤 马不停蹄向远方奔去
喔......我马不停蹄的忧伤 马不停蹄 我来到这里

我永远记得去年的六月 当娟娟关上车门她泪奔而去
喔!我面无表情
她那凄迷的眼睛 温暖的小手 轻柔的声音 再也不属于我
只有那最后的话语
她说:我知道我只能活在你最寂寞孤独的日子里
可爱的男孩!吉普赛的你 我只是你一个小小的回忆 很快你就忘记
喔......我马不停蹄的忧伤 马不停蹄向远方奔去
喔......我马不停蹄的忧伤 马不停蹄 我要忘记这里
喔......我马不停蹄的忧伤 马不停蹄向远方奔去
喔......我马不停蹄的忧伤 马不停蹄 我究竟要到哪里

 


这确实是一张值得拥有专辑,因为里面收录了太多太多你我年少时都曾拥有过甜酸苦辣的滋味。专辑里所有词曲全由他一个人包办,有些甚至是他在出道前啄磨了很久的作品,非常难道;每一首歌曲都像煲了许久的老火汤,让人“喝”得津津有味。台湾盒装的专辑里还有一段很有趣、也很“黄舒骏”的文案是其他地方版本没有的:

究竟是天秤座的女子 ∈ 所有的女子?
还是所有的女子 ∈ 天平秤的女子?

我没约会过天秤座的女子,无法说出其中的所以然;亲爱又聪明的天座的那个你,就你来说说这其中的道理?

《天秤座的女子》
作词:黄舒骏 作曲:黄舒骏   演唱:黄舒骏


天秤座的女子 她们是永远摇摆的生命
天秤座的女子 她们是维纳斯的美丽子民
她们是爱与美与甜蜜温柔的化身
却也是矛盾、固执、善变的灵魂

天秤座的女子 她们一生的职业是爱情
天秤座的女子 热情无情都是她们的天性
当她们来到你身边 你将是世界最幸福的人
当她们毫不留情 突然的离开你 你只有认命
因为她们是:

呜….. 天秤座的女子 甜蜜的天使
天秤座的女子 善变的灵魂
迷惑了别人 也迷惑了自己

当她们今天决定爱你 明天会有另一个决定
当她们毫不留情 告诉你不再想你 你只有认命
因为她们是:

天秤座的女子 迷人的酒窝甜美的声音
天秤座的女子 总是令人心疼又伤心
你不能抗拒她们的魅力 不能控诉她们的骗局
因为如果你的月亮 天生註定落在天秤 你只有认命
天秤座的女子….

Wednesday, February 05, 2014

相见太晚

的时间,遇见对的人,是一种幸福。
对的时间,遇见错的人,是一场心伤。
错的时间,遇见错的人,是一段荒唐。
错的时间,遇见对的人,是一声歎息。


这是赵咏华1999年发行与曲同名的《相见太晚》精选辑里的一段文案。“相见恨晚”是种浪漫的执着,还是种越轨的纠缠?人世间的爱与情或许就是如此的难割难舍;随缘虽非随便,但随俗却也是一种方便 ……

喜欢赵咏华那种不愠不火的唱腔和她诠释这首歌时那抒情纯净的音色。据说此曲是音乐创作鬼才-小虫老师为赵咏华定身打造的,我也赞同这样的说法。

记得第一次认识赵咏华是她与钮大可对唱的《无奈》,那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那时她刚被发掘,还没什么名气;到后来我来了美国,听歌量严重性的走下坡,几乎忘了认识过这样的一位歌手。从新认识她是透过她的那首《红花雨》:2007年我去了台湾旅游,“倒扁运动”正进行得如火如荼,导游特意在旅游巴士上唱卡拉OK时隆重介该曲,所以回来后印象深刻。

若相爱却无法在适当的时候相遇,请记得:镜中花,水中月,不可得,一醒皆空;若爱,请让他(她)自由……

《相见太晚》
作词:小虫 作曲:小虫 演唱:赵咏华


如果相见不会太晚我们就不会悲伤
和你堂堂的手牵手过得好简单
若我有天不见了或许你会比较快乐
虽然有万般舍不得也不愿看你难割舍
若我有天不在了请你原谅我的困扰
虽然你给我的不算少只是我没福气要
就算是完美怎么牵拖都不对
不忍看你那么辛苦
 

我所能为你做的只有默默的祝你幸福
如果相见不会太晚我们就不会悲伤
和你堂堂的手牵手心里不会有愧
如果相见不会太晚我们就不会遗憾
快快乐乐的不会纠缠过得好简单
若我有天不见了或许你会比较快乐
虽然有万般舍不得也不愿看你难割舍
若我有天不在了请你原谅我的困扰
虽然你给我的不算少只是我没福气要
就算是完美怎么牵拖都不对
不忍看你那么辛苦
 

我所能为你做的只有默默的祝你幸福
如果相见不会太晚我们就不会悲伤
和你堂堂的手牵手心里不会有愧
如果相见不会太晚我们就不会遗憾
快快乐乐的不会纠缠过得好简单
快快乐乐的不会纠缠过得好简单

Tuesday, January 28, 2014

赶路

说中国大陆除了黄山、桂林、长城、张家界等这些经典的景点很壮观外,它每年春节一年一度赶路的人潮流动也是让人叹为观止的。据说中国春运期间返乡人潮每年的平均是二十亿人次,几乎是自己本土人口的两倍……这是一个难以想象得让人惊耳骇目的数字。其中,坐飞机、挤火车、搭长途客车、骑摩托车、甚至走路都有。西窗梦故园,逢春雁归飞,思乡心切的人们在这个春运时刻为了回家想尽了各种办法、出尽了各式法宝,像似候鸟季节变迁的心态,也如鲑鱼溯河洄游产地的壮举。

然而这也印证了“有钱没钱,回家过年”的概念早就在就在华人的传统中根深蒂固了;过年,是大多数中国人年末期待的“大事”;世间的乡愁,是一张最是难买的单程车票。只是这种归心似箭、携家带眷的心情,是还乡愁?是执着?

“回家”,对一个游子来说是否已逐渐的演变成一种幸福的负担?


无论如何,回家过年是华人的传统文化与习俗;再难再累、再苦再烦,都比不上到家推开家门那霎那迎面而来的温馨。借此贴上木吉他《赶路》一曲,愿在归途中或准备上路回家的朋友们在赶路途中,一路平安。

《赶路》
作词:曾永寿 作曲:曾永寿   演唱:木吉他


提起了小小的行囊 匆匆的赶在归路上
问一问那位小姑娘 何处有公车站
今天的天气好晴朗 林间的小路真清爽
远方有一位花笠帽 那是位村姑娘
她问我为什么匆匆忙忙 她问我何时再回到山庄
我说呀浪子回头金不换 要回去见爹娘
越过了重重的山岗 借渡了多少的渔人船
错过了公车也要赶 最后的火车班

Friday, January 24, 2014

李寿全 —《未来的未来》专辑

然的,再次的在血大夫哪儿重温了他那篇李寿全的《未来的未来》

依然的,淡淡的莫名感动之余也感触良多。

突然的,才发觉这张专辑在如今听老歌很方便的网络上却原来不存在。

这是一张电影原声带,是台湾八十年代电影《超级市民》主题配乐辑,1985年由滚石出版发行。比他1986年发行的《8又二分之一》第一张个人专辑还要早一年,所以严格来说,也可以算是李寿全的第“半”张个人专辑……据说这部电影以华人鲜少听到的城市爵士乐为背景,非常的美国都市迷情。整张专辑仅有两首歌和两首音乐,此举对当年的台湾国语乐坛来说无疑是一个虽非“绝后”但绝对是“空前”的突破。或许滚石当时真的就凭着这位创造了很多红极一时的歌曲、制作了许多红极一时的专辑、培育了众多红极一时的歌手的作曲人兼制作人— “李寿全”这三个字做出的一种大胆的尝试。

这张的确是张极少人知的唱片,此专辑发行后也几乎隔了整整四年的时间才在马来西亚让我·找到。值得提的是,里面的三首歌曲:《模糊的未来》、《看不见自己的时候》和与专辑同名的《未来的未来》后来都被从新收录在《8又二分之一》专辑的CD版里(原本的卡带版是没有这三首歌曲的)。这也是我当年最珍爱的专辑之一。里面的四首歌我当年曾经重复又
重复的听了不知多少次。非常喜欢那两首演奏曲,尤其是那首穿插着迷茫的萨克斯管乐的《模糊的未来》……太凄美、太完美了!每次重听我还是一样会湿红了眼眶……那年我还记得很清楚……本来打算到澳洲继续深造的革命失败了,一时间生命好像来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前途茫茫,不知道未来的路要如何走,年轻的心该往那里去,是坚持、还是放弃…… 我当过建筑工人、做过工厂、甚至后来还躲到上山去当莊荷;这张专辑在我最低落的时候一直都陪伴着我,那一年 — 我十九岁。

因为太多的记忆、太多的感触,老叔不舍得让这张专辑就这样被遗忘、被流失。将心一狠,把整张专辑的歌曲都贴了上了,愿与有缘的知音人一起分享……

《未来的未来》
作词:张大春 作曲:李寿全   演唱:李寿全


雨水和车声拥挤在窗口 我在都市的边缘停留
少年的往事在回忆中消失 三十岁我的职业是自由
勤劳的人啊无聊的人啊 还有陌生的我在街头游走
白色的墙柱玻璃的黑幕 藏着改变社会的人物

告诉我 世界不会变得太快 告诉我 明天不会变得更坏
告诉我 告诉我 这未来的未来 我等待
是谁在指挥路上的追逐 由谁来裁判游戏的胜负
谁让我爬上高楼的顶端 却看不见昨日的天堂

告诉我 人类还没有绝望 告诉我 上帝也不会疯狂
告诉我 告诉我 这未来的未来 我等待
有人说 不要问我从那里来 有人唱 台北不是我的家
告诉我 都市不适合流浪 告诉我 这是我居住的地方
告诉我 告诉我 



《看不见自己的时候》
作词:李寿全 作曲:李寿全   演唱:李寿全


总是早晨不太快乐的清醒
总是睡前需要一点点的酒精
呵,情绪万种
为何只剩下一种痛
忘了曾经拥有过的感动
忘了孤独的初衷
划根火柴在你看不见自己的时候
点只香烟看它能支持多久的寂寞
呵,沏壶茶
在被遗忘的人生角落
以为总是冰冷苦涩
品尝世事的起起落落



《未来 (演奏曲)》
作曲:李寿全   演绎:李寿全



《模糊的未来 (演奏曲)》
作曲:李寿全   演绎:李寿全



Sunday, January 19, 2014

谁让你心动、谁让你心疼?

晚家里晚餐没着落,所以只好全家动员到附近馆子祭五脏廟去。馆子老板是台湾人,老板娘喜欢在餐馆里播放中文老歌,正合我意。点好的菜上桌时,扬声器传来阵阵陈淑桦的歌声,一时想不起歌名,问问老板娘,她也摇摇头说不知。

听着陈淑桦的那首歌,我突然想起前些时候看到关于她淡出歌坛后不如意和相貌沧桑憔悴的消息,有种心疼和感触
莫名。回到家后趁还记得歌词旋律,即刻就翻箱倒箧地搜索。原来是《问》,咱们李大师李宗盛当年的作品,收录在在陈淑桦1994发行的《爱的进行式》专辑里。

除了人靓歌甜,陈淑桦从开始小有名气到后来加入滚石后大红大紫的年代,

她一直来都是仪态端庄、雍容典雅、处事低调而极少有绯闻的女歌手。她以她一尘不染的曲风衬托出她古典与现代交融后的纯情形象和都会女子的的气质与自信……然而无情的媒体却为了销量而残酷的揭人疮疤,难道就为了"你不错嘛。看我怎么修理你。"这种心态?

突然想起罗教父在他的《昨日遗书》里批评娱乐媒体时写的那句话:“这是个每个人缺乏尊严的时代,请别任意作贱我们的尊严来增加你们的尊严,这是不道德的。演艺事业是你们的全部,作贱艺人就是作贱你们自己的行业,就是这么简单。”



《问》
作词:李宗盛 作曲:李宗盛  演唱:陈淑桦


谁让你心动 谁让你心痛
谁会让你偶尔想要拥他在怀中
谁又在乎你的梦 谁说你的心思他会懂
谁为你感动

如果女人 总是等到夜深
无悔付出青春 他就会对你真
是否女人 永远不要多问
她最好永远天真 为她所爱的人

只是女人 容易一往情深
总是为情所困 终于越陷越深
可是女人 爱是她的灵魂
她可以奉献一生 为她所爱的人

Saturday, January 11, 2014

民歌篇(五)- 王梦麟

麟的出身与很多民歌时代当年的歌手是很不同的:他没有高深的学历,也没有书香世家的背景;他小时候家境清寒,出道前是个全业的的士司机。然而,凭着对音乐的喜爱,王梦麟1978年在参加的第二届“金韵奖”中获得优胜(当届的冠军是齐豫),因而被片公司看中。在《金韵奖第三辑》中,王梦麟借着他发表的一首自作自唱的《雨中即景》而从此在中文歌坛一炮而红声名大噪。

其实王梦麟的背景故事确实是很感人的。要明白的是在民歌运动中的“金韵奖”,一般以都大学生为对象,参赛曲目全部为原创。而只念过初中的王梦麟,当年就以“穷”一个字做为动力希望出名后能多赚点,在只会弹吉打但不会看歌谱的情形下硬着头皮报名参赛。单这份勇气就足于叫人钦佩。当然
皇天不负有心人,王梦麟如愿以偿。

《雨中即景》
作词:王梦麟 作曲:王梦麟  演唱:王梦麟


哗啦啦啦啦 下雨了 看到大家都在跑
叭叭叭叭叭 出租车 他们的生意是特别好 你有钱坐不到
哗啦啦啦啦 淋湿了 好多人 脸上嘛失去了笑
无奈何望着天 叹叹气把头摇
感觉天色不对 最好把雨伞带好
不要到雨来了 见你又躲又跑 哈哈
轰隆隆隆打雷了 胆小的人都不敢跑 怕怕
无奈何望着天 叹叹气把头摇


秉持着《雨中即景》的走势,1979年王梦麟在新格唱片期下出版了他的第一张个人专辑《阿美阿美》。或许因为自己是草根出身的,王梦麟的作品语法和风格都是以轻松的文字和旋律娓娓道出,非常平民化,唱出了世井小民的心声,也因此深受普及大众的喜爱、老少咸宜。专辑同名歌曲《阿美阿美》通过其戏而不谑的声音表现,再度赢得市场的回响,唱遍大街小巷,当时连三、四岁的小孩子都会唱。


《阿美!阿美!》
作词:曾炳文 作曲:曾炳文  演唱:王梦麟


阿美阿美几时办嫁妆 我急得快发狂
今天今天你要老实讲 我是否有希望
虽然我是个穷光蛋 人又长的不怎么样
但是你要想一想 看看自己的长相

阿美阿美不要太傍徨 少女的青春短
今天今天你不要倔强 快作我的新娘
虽然我没有汽车洋房 吃的粗茶又淡饭
只要你陪我作伴 保你白白又胖胖



我非常喜欢听王梦麟唱歌:他的嗓音很很阳光而又略带沙哑,加上那似漫不经心的演唱方式,唱出他那些朗朗上口、小市民心声为主题的经典作品,其中含有暖暖的抒情,非常吸引人。然而他动听又脍炙人口的歌曲太多了,使得老叔选歌时也感到三心两意、举棋不定,所以只好贴了两首后破例的再贴两首。其中《归人沙城》作者陈辉雄作曲、陈志远编曲的一曲《小草》,将小草坚毅不饶、春风吹又生的性格表露无遗,对我来说,却是王梦麟一生大起大落,永不轻易言败的最好写照。

《小草》
作词:林建助 作曲:陈辉雄  演唱:王梦麟


大风起 把头摇一摇
风停了 又挺直腰
大雨来 弯着背让雨浇
雨停了 抬起头站直脚
不怕风 不怕雨 立志要长高
小草实在是并不小


《木棉道》
作词:洪光达 作曲:马兆骏  演唱:王梦麟


红红的花 开满了木棉道
长长的街 好像在燃烧
沉沉的夜 徘徊在木棉道
轻轻的风 吹过了树梢

木棉道 我怎能忘了
那是去年夏天的高潮
木棉道 我怎能忘了
那是梦里难忘的波涛

爱情就像 木棉道
季节过去 就谢了
爱情就像 那木棉道
蝉声绵绵 断不了

Wednesday, January 08, 2014

李泰祥大师的弟子(三):唐晓诗

泰祥的弟子中我比较熟悉的第三位应该是唐晓诗了。第一次发现唐晓诗应该是在滚石1986年出版的《相遇》专辑里吧,不过那张专辑当年我没收集(当年也没钱买),忘了是在那个死党家里见过和听过,没什么特别印象。真正认识她应该是在她1987年出版的《上了你瘾》专辑里。那是个自命清高的高中年时代,“喜欢”是因为她是比较冷门的实力手,而且是滚石出品;那也是个年少叛逆的年代,反流行,反商业化,反口水化,反俗气化,反传统式,反青春派,反偶像派……

唐晓诗出道前原名叫张杏梅,1980年与李泰祥相逢于一场歌唱比赛中,她对音乐的投入和忘我,感动了大师,结下了师徒之缘(这事是当年死党Bayee在买专辑时跟我提过,此事后来也在网络上核实)。除了大师姐齐豫以外,唐晓诗是李泰祥作品中演绎最多之一,所以严格来说她才是继齐豫之后李大师的第二位女弟子。唐晓诗的嗓音率直且奔放, 虽没有齐豫的空灵飘缈,听起来却悠扬婉转、清耳悦心叫人舒服的。与专辑同名的主打歌《上了你瘾》仍是李泰祥的作,重复慢慢的细听,甚为精彩,还真的会听得“上了它瘾”。

值得一提的是,唐晓诗这张专辑确实有不少大师级的人物在幕后为她操刀:除了李泰祥大师自己本身外,其中前三首歌曲(包括这首主打歌)是卓以玉教授继《天天天蓝》之后的又一组力作,还有李子恆、李宗盛、王豫民和陈升等这些台湾当年著名的音乐人都有份参与创作。

《上了你瘾》固然是男女情爱的心情投射,但又何嚐不是唐晓诗一路行来对音乐的热爱和执着而不悔的态度? 


《上了你瘾》
作词:卓以玉 作曲:李泰祥   演唱:唐晓诗


酒不喝 烟亦不抽
山抹微云 依你膝伴
闰日闰月尚嫌短
上了你瘾
朝朝暮暮 暮暮朝朝
日日月月 月月日日
心头陶醉与激荡
醉如痴仙 醉如痴仙
上了你瘾 上了你瘾
上了你瘾 上了你瘾

Monday, January 06, 2014

李泰祥大师的弟子(二):潘越云

篇写了齐豫,这样篇自然就轮到了阿潘;可能是对《回声》专辑的偏爱而潜意识受影响,每次提起齐豫,我一定回联想到潘越云,反之亦然。

坦白说,阿潘与李泰祥先生是否有过真正的师徒关系,这一点我还真的说不上来。阿潘是我学生年代疯狂听歌时收听最多的歌手之一。当时并没听说过她与李大师有师徒结缘之事,只是后来滚石唱片1994发行的《李泰祥与他的女弟子》有她的参与,老叔也只好人云亦云。如果真的有,那她大约是李泰祥女弟子中演绎他的作品最少的一位了;我在网络上搜罗了半天,歌曲只找到区区可怜的两首,搞笑是却搜索到了我自己在黄版主“我的涂鸦”部落格里《浮生千山路》中的留言。

所以今天这里贴的歌曲并不是李大师的作品,而是阿潘当年的成名曲《天天天蓝》。此曲收录在她1982年发行的与歌同名的专辑里,是她的第二张个人专辑。虽说她之前个别在滚石唱片第一个孩子《三人展》合辑和她的首张专辑《再见离别》中就有着相当不错的成绩,《天天天蓝》专辑才是她歌唱事业真正打下知名度上的第一个高峰,她也因此成了滚石唱片公司第一唱将。值得提的是这张专辑由李寿全担任制作人,并一举获得了当年金马奖最佳制作(李寿全)最佳演唱(潘越云)最佳编曲(陈志远)三顶大奖,被誉为民歌后期的隽永之作。

此曲的歌词虽是短短几行,但意境如诗如画,柔情纠结;曲中带着东方小调的
旋律,仿佛似来自遥远岁月里的记忆,在你不经意时带来意外的共鸣和触动,一点一滴渗入内心深处,再也无法拔。

《天天天蓝》也许并不是阿潘专辑中最好的一张,但绝对是最有影响和最具代表性的。

如果你有更多关于阿潘与李泰祥师徒的资料,请留言,感激不尽。


《天天天蓝》
作词:卓以玉 作曲:陈立鸥  演唱:潘越云


天天天蓝
教我不想他也难
不知情的孩子 他还要问 你的眼睛为什么出汗
情是深 意是浓 离是苦 想是空

Sunday, January 05, 2014

李泰祥大师的弟子(一):齐豫

来安排在告别2013年后就贴首这位滚石唱片大姐大的歌曲,但没想到还没起稿,就和呼吸的747机长聊天中得知了李泰祥先生病逝的噩讯,此篇只好挂着,先写大师再写徒弟;似乎冥冥中自有安排,也算是人算不如天算。

关于齐豫,常来这里的朋友们
对她熟悉;至于想要深入了解的,如今网络发达,谷歌的神奇虽不能医百病,却是有问必答,资料齐全,所以老叔也不必在此多加介绍。

上一篇提到了齐豫当年的成名曲《橄榄树》;此曲在民歌时代不但让齐豫唱红了自己,也擦亮了已故李泰祥先生的创作人旗号。很多朋友都认为李泰祥的作品让齐豫是难得的绝配,我也有此同感。其实李泰祥的作品曲调虽然优美,但一般都具有一定的技术难度,绝非是朗朗上口的《外婆的澎湖湾》以及类似的歌曲可以攀比的。它注定属于流行乐坛上的一道别致的风景,可供于观赏却无法模仿。

如果没记错,《橄榄树》发行的时候,我还在念小学三、四年级。
当然在那个年纪,我根本就不懂得所谓的歌声好坏之分或天籁之声等云云的说法,只觉得该歌虽带点伤感却很好听,唱机里的那“个女人”唱得如痴如醉与销魂,灵魂都快被唤出身躯,随着她的歌声在空气飘荡。那是我与齐豫的首次邂逅……

《橄榄树》
作词:三毛 作曲:李泰祥   演唱:齐豫


不要问我从那里来 我的故乡在远方
为什甚流浪 流浪远方 流浪
为了天空飞翔的小鸟
为了山间轻流的小溪 为了宽阔的草原
流浪远方 流浪
还有还有 为了梦中的橄榄树橄榄树
不要问我从那里来 我的故乡在远方
为什么流浪 为什么流浪远方
为了我梦中的橄榄树

Friday, January 03, 2014

音符的记忆 - 李泰祥の传奇

血大夫不再柔情时,就由老叔操刀下海客串下吧……

亚洲时间1月2日晚上8点左右,台湾歌坛又一位传奇人物 — 音乐大师李泰祥与我们做最后一次的挥手道别,归于天国去了,享年73岁。

还记得有首歌儿是这样地唱的吗:”不要问我从那里来 我的故乡在远方“?

没错!那就是齐豫当年的成名曲《橄榄树》,也就是李泰祥的早期佳作之一;齐豫是他的众女
门徒中稳坐首把交椅的得意弟子,同时也是他的前弟媳。1988年李泰祥罹患帕金森综合症,与病魔缠斗20载,2009年又因甲状腺癌而开刀。去年10月底,他被送往台北慈济医院急诊,之后转住院治疗。据说他病逝前最想见到的女徒弟也是齐豫。
 

除了如《橄榄树》、《春天的故事》、《上了你瘾》、《欢颜》、《走在雨中》等这些曾一度会脍炙人口的歌曲外,李泰祥的作品一般格调较高,所以流行度并不广,较鲜为人知。他的歌曲风格与他的歌声一样,总带点苍凉的味道……所以常常让我联想起金庸笔下《笑傲江湖》里的“潇湘夜雨”莫大先生。对于热衷于70、80年代中文歌曲的朋友们来说,就算不常听他的作品,以他当年对台湾歌坛的贡献,“李泰祥”确实是个足于让人肃然起敬的名字。除了齐豫外,李泰祥还有其他六位得意女门徒 — 潘越云、叶倩文、唐晓诗、许景淳、钱怀琪和黄琼琼。她们全都都曾经在李泰祥1994发行的《李泰祥与他的女弟子》专辑里出现过。钱怀琪和黄琼琼这两位大家或许比较陌生,其他的四位应该都是当今家喻户晓大家熟悉的名字。

贴首他作品之一
《你是我所有的回忆》,由他的得意大弟子齐豫演释,叫人听了如痴如醉,借此为我们做出对李大师的最后哀悼与致敬。

《你是我所有的回忆》
作词:侯德健 作曲:李泰祥   演唱:齐豫


雨在风中 风在雨里
你的影子在我脑海摇曳
雨下不停风 风吹不断雨
风静雨停仍挥不去想念的你
看小雨摇曳看不到你的身影
听微风低吟听不到你的声音
眼睛不看 耳朵不听
你是我所有的回忆



因为限于功力不足,老叔自问没血大夫挥笔成章的半成本事(既然是客串的,客官们就将就下吧^_^),所以只好东拉点、西扯些凑成一套……贴一段《神州有女耀高丘:献给林北丽的悼词》,是当代作家文怀沙献给他童年好友林北丽的手笔,也是我见过最美丽的悼词。一篇悼文,生与死的牵绊却是如此的坦然。当落叶飘飞,当花瓣飘零,当流水已逝,我们会否淡然了“花自飘零水自流”的伤感而更多地是对生命解读后的释然?无论如何,贴在这儿来纪念你我儿时都熟悉的李泰祥李大师,愿他一路走好: 

生,来自“偶然”, 死,却是“必然”, “偶然”是“有限”, “必然”是“无限”。 一滴水如不想干涸, 最好的办法是滴入海洋。 “时间”无头又无尾, “空间”无边又无际。 从“个人”到“人类”, 乃至我们居住的地球……, 所占据的空间都十分有限。 因而我们所知也十分有限 我们不知道的领域却是无限。 对于“无限”我们理应“敬畏”。 劳我以生,息我以死。 生不足喜,死不足悲。 不必躲避躲不开的事物。 用欢乐的情怀迎接“新生”和“消逝”。 对于生命来说, 死亡是一个陈旧的游戏 对于个体而言,却是十分新鲜的事。 科学最高峰通向哲学, 哲学最高峰通向真理 因而,人类最高的学问 是谦虚和无愧,善良和虔诚。 我童年时代的伙伴 —— 今年九十一岁的林北丽哟, 想不到你竟先我而行, 无论先行,迟到 都应具备安详的心态, 生命不能拒绝痛苦 甚至是用痛苦来证明的。 死亡具备治疗一切痛苦的伟大品质, 请你在彼岸等我吧, 我们将会见一切生活中忘不了的人! 他(她)们之中至少有我们共同的朋友其中包括柳亚子、陈仲陶、林庚白、小高…… 如果死亡是黑暗,可以武断: 黑暗后面必然是光明。 北丽哟,林隐哟, 童年时代的小老友或老小友哟, 一百年才三万六千天, 你我都活过了三万天, 辛苦了,也该休息了! 结束这荒诞的“有限”, 开始走向神奇的“无限”。 只要想通这浅显的道理, 我们就顿时进入了“极乐世界”。 乖乖的、九十一岁的“林妹妹”, 听我的话,不要哭, 但不妨流一点幸福的留恋生命之泪, 那是照耀心胸的阳光。 我不送你了, 请为我祝福, 让我将手头的工作妥善完成, 这是属于我的工作, 也是属于你的工作, 那是我们遗赠给我们子孙的啊! 天上降下的“林妹妹”哟, 你理该回归天堂, 祝你一路平安。 我不会死皮赖脸地老是贪生怕死, 别忘了,用欢笑来迎接我与你们的重逢!

或许,我们应该尝试去改变面对死亡的一贯的态度与看观,跳出畏惧的框框,用欢乐的情怀迎接“新生”和“消逝”,就如在“春天的故事”里
散步在小溪旁一样?

《春天的故事》
作词:李泰祥 作曲:李泰祥   演唱:齐豫


黄昏的时候我散步在小溪旁
见到一位美丽的姑娘 纯洁又可爱
啦啦啦啦啦啦
啦啦啦啦啦啦啦
我不禁问她春天的故事
她摇摇头对我笑一笑

送我一枝小小铜铃花

炎、Bayee、Longman,我的好兄弟们:当有一天你我也老去,来到这生命的终点,是否我们也能如此坦然潇洒的面对……

Tuesday, December 31, 2013

告别的年代

2013年说了一声拜拜,我们的眼泪是否应该跟着掉了下来?

这一年里,你的生命活得是否足够的精采?还是你和我一样觉得日子越过越奇怪?

或许你在慢慢学习你的回忆,又或许你已经慢慢接近一点真理。
也许你还在默默耕耘默默从事,或也许你已经在过着你的太平日子。
当然有人依然大白天里彼此明争暗斗,也当然有人继续在黑夜之中借酒浇愁……
无论如何,人生是循环性的、是相对性的。

有得必有失,有快乐必有悲伤,有好的必有坏的,有对的当然也有错的……
不停地变的是不变、不变的是不停的变。

然而生命是种过程,生活是种态度;人生也因为无常,所以才会有趣。

《现象II》
作词:罗大佑 作曲:罗大佑   演唱:罗大佑


七十二年说了一声Bye-bye 我们的眼泪跟着掉了下来 
我们再也不会觉得多么奇怪 我们的生命活得多么精采
有人在慢慢学习他的回忆 有人在慢慢接近一点真理 

有人在爱丽丝的仙境闲逛 有人学国王穿着新的衣裳
有人默默耕耘默默从事 有人在过着他的太平日子 

有人在大白天里彼此明争暗斗 有人在黑夜之中枪杀歌手
有人在大白天里彼此明争暗斗 有人在黑夜之中借酒浇


无论任何时候, 我们都不要轻易的感到绝望,让我们继续相信幻化的神奇,让我们依然拥有梦想的灵逸,让我们始终相信生命里除了有对贪欲奢求欲取的力量外,还有对真、善、美的追求的信仰在不时的萌动。

让我们以欢笑和期待的心继续告别另一个年代,迎接另一个未知的未来。

在此预祝各位朋友们在新的2014年里,快乐、安康!


《告别的年代》
作词:罗大佑 作曲:罗大佑   演唱:罗大佑


风轻轻的吹 夜沉沉的醉
谁又在午夜的远处里想念着你 远处的午夜的梦里相偎依
仰望着蓝色的天边的回忆 好像你无声的临别的迟疑
 

每一次手牵着手像在守护着你 守护着仅剩的潇洒和犹豫
每一次凝视的眼神的凝聚 羽化成无奈的离愁的点滴
 

道一声别离 忍不住想要轻轻地抱一抱你 
从今后姑娘我将在梦里早晚也想一想你
告别的年代 分开的理由 终不须诉说出口 

亲爱的让我快见你一面 请你呀点一点头
 

黄色的蓝色的白色的无色的你 阳光里闪耀的色彩真美丽
有声的无声的脸孔的转移 有朝将反射出重逢的奇迹
 

风轻轻的吹 夜悄悄的睡 
风轻轻的吹 夜沉沉的醉

Sunday, December 29, 2013

思念人の屋

几天趁着放假整理了电脑的档案文件,无意间翻出了死党Bayee很久前的一封电邮,上面有一段很感性的话:
 

回光返照似的,你们的样子,一一飘现眼前。
很有一种悄悄的,就这样悄悄的,离去的,感觉……
听了陈升的“思念人之屋”,I am living in the house   of missing you.
亲爱的朋友们,你们还好吗?
我还好。
亲爱的朋友们,你们是否有在酒后的夜,同样的想到我所想?想着你们,想着我们的曾经,年少的豪迈,风花与雪月……

这就是我们的Bayee大师一贯感性的手笔,后来被我们几个死党当作“Bayee大师早期的作品”珍藏在我们几个共有的部落格里;因为如今的Bayee大师已心净无尘、花开无露修佛养身去,从此不再柔情了……

陈升的《思念人之屋》收录在和该曲同名的专辑里,2000年发行,和此间的贴的歌曲比较下,不能算是一首太老的“老歌”;这张专辑也是我拥有的陈升的专辑最后的一张,似乎感性的年代也就从此写下了句号……或许真的有间屋子是专门用来思念人的,它的窗台的也许一样住着薄荷草,还有那独自走路的小黄狗,它建立在天长地久的岁月里,它住进了尘封遗忘的内心深处…… 思念,却往往在你不经意时,像个顽皮的孩子把颗小石子投进了你的心湖里,留下一片片难以平息的涟漪。

既然有缘来到此间,你的日子是否和我一样,也常充满了思念的味道?然而思念的感觉总是凄美的,思念的过程如诗如画,是清风雅致的,也是叫人牵肠挂肚、刻苦铭心的
……

《思念人之屋》
作词:陈升 作曲:陈升   演唱:陈升


住在窗台上的薄荷草 它在醒来时就迎着光
如果会说话 我想它会说 啊 这样的天气 只能思念人

独自走在雨中的小黄狗 它在散步的路上来拜访我
想起她曾说 如果想到我 却找不到人说 就和它聊天
But don't talk to a dog at raining days
So don't talk to a dog at raining days

我想它有自己的寂寞 所以才孤独的走在雨中
Hello, baby dog, 是否你要借把伞 (She is gone)
I am living in the "house of missing you"
I am living in the "house of missing you"

迷漫房子里的咖啡香 提醒我你在心灵的异乡
不再属于我 是否想到我 他对你好吗 其实 我还好
But don't talk to a dog at raining days
So don't talk to a dog at raining days

我想它有自己的心痛 所以才湿淋淋的走在雨中
Hello,baby dog, 是否你和我一样 (She is gone)
I am living in the "house of missing you"
I am living in the "house of missing you

Wednesday, December 25, 2013

每年的预约幸福

年的圣诞节里诺城没下雪,没有了浪漫的白色圣诞。然而,每年自从有了你们,从小就不曾庆祝圣诞的我在每年圣诞节的早晨都是在你们拆礼物的欢笑声中苏醒。每次看着你们眼里闪烁着童真的快乐光芒时,我的心总是暖烘烘的。对于一个游子来说,这是上天赐给的温馨和幸福……

虽然你们都已经到了不再相信圣诞老人的传说年龄,但我依然喜欢看着你们每年
天真地期待着这特别的一天的来临。因为我们都离另一个“家”很远,所以我每年都会以奶奶、爷爷、姑姐、小叔们的名义各自给你们每人准备一份礼物,让你们也能感受来自海的另一端的那份祝福,也让你们学习去明白我们中国人血浓于水、血脈相連的传统美德。

你们也一直都很听话,纵使圣诞树下都摆着满很吸引的礼物,你们从来都不会和其他的孩子一样撒娇、扭性子地囔囔着要在平安夜晚拆礼物。你们会乖乖的上床睡觉,然后很兴奋的等待第二天的圣诞节到来,分礼物、开礼物和小心翼翼的珍惜着你们收到的每一份祝福,这也是一直让我感到自豪的。


前几天在隐子阿姨那里看到她提起了《First of May》这首关于圣诞节的老歌,我想起了当年第一次听这首歌时我的年纪才不过和你们现在相若,只是岁月却是那么的匆匆,不经意的就在指缝中溜走。如今我已成家,然后有了你们;你们的到来,也带走了生活中孤寂的沉闷。然而这首歌的旋律给我带来的感叹却没有因时间的流失而忘怀,就如我每年圣诞节看着你们天真幸福地拆着礼物时的那种安慰。

一年又一年的过去了,你们也一天又一天的长大;流走的是岁月,沉淀下来的是你们给我带来的温馨与安慰。我将会每年都继续期待着这个温馨的节日,像似期待预约的幸福到来一样。

今晚圣诞树的灯光点燃了,无数的星辰亮起,纵使没有白色的圣诞,我依然在感动中献上我最虔诚的祝福:孩子们,圣诞节快乐!

P.S. 还有诸位常来或不常来、有留言或从没留言的朋友们,你们也圣诞节快乐!


《First Of May》
作词\作曲:The Gibb Brothers 演唱:Bee Gees


When I was small, and Christmas trees were tall,
We used to love while others used to play.
Don't ask me why, but time has passed us by,
Some one else moved in from far away.

(chorus)
Now we are tall, and Christmas trees are small,
And you don't ask the time of day.
But you and i, our love will never die,
But guess well cry come first of may.

The apple tree that grew for you and me,
I watched the apples falling one by one.
And I recall the moment of them all,
The day I kissed your cheek and you were mine.

(chorus...)

When I was small, and Christmas trees were tall,
Do do do do do do do do do...
Don't ask me why, but time has passed us by,
Some one else moved in from far away

Monday, December 23, 2013

记忆中的声音:佛瑞迪·艾吉拉

台湾中文歌坛还在吹着那一阵民歌风的年代,在比台湾南部更南端的菲律宾出现了一位传奇性的歌手:他就是以一首《Anak (孩子)》而闻名全世界的佛瑞迪·艾吉拉(Freddie Aguilar)。

十八岁时的佛瑞迪
叛逆不羁,不但没完成了父母的期望成为一名律师,而且还携带着他的吉他离开了家四处流浪。他曾经很潦倒, 也过着乞丐般的生活。在他最为潦倒的时候,他的第一个孩子诞生了。他把他的爱,他的彷徨,他的无助都写到了歌里。 1978年,佛瑞迪以自己用真情谱写成的《Anak (孩子)》这首歌曲,在马尼拉的第一届“大都会流行音乐节”的比赛中得了奖,而从此举世闻名。过后该曲在五十六个国家以二十七种不同的外国语言被翻唱超过数百次,单单在日本的发布就卖了三千万张;它在菲律宾本土一直都保持住了最畅销的唱片纪录,一直到了2006年为此。
 
记得这首歌在星马一带流行起来时,我还在念小学。那时候老爸在我家乡
小镇上一家老戏院旁经营着卖零食的小店;每天放学后我都要到店里帮忙,周末时还得全天都待在哪儿,功课都得在店里做。每天看着自己的同学放了学都可以和其他小朋友一样参加活动或到处去玩而自己就是没份,这个“看店”在当年对于一个还没满十岁的我来说是件苦差事,小小的心里老是偷偷地埋怨着父亲的不体谅。不过那段时期最让我印象深刻和最感到安慰的,就是每当戏院的电影开场后那段短短的空闲时间里,对面的那家老咖啡店传来阵阵的西洋歌曲,那是那种投银角的自动唱片点唱机播放的;点唱机就摆在咖啡店的外面,所以即使在对面隔了一条街,播放的歌曲还是可以听得很清楚。那个年代,这种自动唱片点唱机算是新玩意,所以常常有马来同胞的年轻人投钱点唱英文歌曲。年纪还小的我鸡肠半个都不认识,却听了不少那个年代流行的西洋歌曲,其中有“Bee Gees”的, “ABBA”的 和 “Bonny M”等之类的歌曲。当时只是觉得那些歌曲很好听,到后来长大了才知道那些歌曲是谁唱的。当然这里边包括了佛瑞迪的这首《Anak (孩子)》,回想起来也应该是被播放和听过最多次的一首。

或许应该说,这首歌在无意间成为了我童年的一部分……如今再重温它,已经不是好不好听那么简单了,因为再次的倾听的已不是歌曲,而是一种回忆……是一种记忆中的声音。在这个感恩的季节里
贴在这儿,用意在献给天下间的父母和异乡的游子们:愿你们平安、快乐!

《Child (Anak)》
作词/作曲:佛瑞迪·艾吉拉  演唱:佛瑞迪·艾吉拉


When you were born into this world
Your mom and dad saw a dream fulfilled
Dream come true
The answer to their prayers

You were to them a special child
Gave 'em joy every time you smiled
Each time you cried
They're at your side to care

Child, you don't know
You'll never know how far they'd go
To give you all their love can give
To see you through and God it's true
They'd die for you, if they must, to see you live

How many seasons came and went
So many years have now been spent
For time ran fast
And now at last you're strong

Now what has gotten over you
You seem to hate your parents too
Do speak out your mind
Why do you find them wrong

Child you don't know
You'll never know how far they'd go
To give you all their love can give
To see you through and God it's true
They'd die for you, if they must, to see you live

And now your path has gone astray
Child you ain't sure what to do or say
You're so alone
No friends are on your side

And child you now break down in tears
Let them drive away your fears
Where must you go
Their arms stay open wide

Child you don't know
You'll never know how far they'd go
To give you all their love can give
To see you through and God it's true
They'd die for you, if they must, to see you live

Child you don't know
You'll never know how far they'd go
To give you all their love can give
To see you through and God it's true
They'd die for you, if they must, to see you live

Saturday, December 21, 2013

民歌篇(四)- 施孝荣

果“施孝荣”这个名字对你来说有点陌生,那我建议你先点击下面的那首《拜访春天》听听,你一定会发现一种熟悉的感觉。没错,施孝荣就是该歌的原唱者。然而第二首《归人沙城》才是他真正的成名作;这两首脍炙人口的歌曲在当年民歌流行时的年代唱遍大街小巷,收录在他的同名专辑里,1981年发行。

和李建复、黄大城一样,施孝荣也是民歌时代新格唱片旗下的佼佼者之一。要知新格是在民歌运动时期最大、最为著名也最具有影响力的唱片公司。七十年代初,当一般唱片业者并未意识到民歌已日渐成为一种音乐发展方向时,新格是首家通过商业方式包装、发行、宣传民歌的唱片公司。施孝荣当年被招至旗下几乎是一种必然的事。原属排湾族的他也因此成为了早期民歌手少数台湾原住民出身歌手之一,他的《拜访春天》其实就是那神秘况味的原住民情歌。

施孝荣是第三届金韵奖优胜歌手,在
新格旗下出过四张个人专辑。他毕业于师范大学体育系,因为原住民血统的关系,他肤色黝黑,年轻时属于健康阳光型的男歌手,和同时期的其他男民歌手 — 如唇红齿白的李建复、唐装秀气的黄大城等的造型作强烈的对比。李建复甚至有一次在台上很幽默的说过这样的一段话:“我很喜欢和施孝荣同台演唱,因为跟他站在在一起,,我看起来比较白净 。"

《拜访春天》
作词:林建助 作曲:陈辉雄  演唱:施孝荣


那年我们来到小小的山巅
有雨细细浓浓的山巅
你飞
成春天
我们就走进意象深深的诗篇

你说我像诗意的雨点
轻轻飘上你的红颜
啊 我醉了好几遍
我醉了好几遍

今年我又来到你门前
你只是用柔柔乌黑的眼
轻轻地说声抱歉
这一个时节没有春天



《归人沙城》
作词:陈辉雄 作曲:陈辉雄  演唱:施孝荣


啦~啦~啦~ 啦~啦~啦~
细雨微润着沙城 轻轻将年少滴落
回首凝视着沙河 慢慢将眼泪擦干

啦~啦~啦~ 啦~啦~啦~

沙城倾圮的石堆 磊磊将街道阻塞
沙河潺潺的水流 声声向归人呼唤

归去我要 归去我要
回到我的沙城 沙河将再袅绕
沙河将再袅绕 沙河将再袅绕



再接下来的这一首《七月的心情》是施孝荣自己自作自唱的作品,收录在他1986年时发行的第四张个人专辑《你的眼睛》里。当时还身为教师的他写出了那份离别时的纯真感情,歌词特别优美,很受即将离校的学子们的欢迎。因为嗓音嘹亮浑厚,施孝荣的歌路一般都是以豪迈、有气节的民歌为主,所以他的成名曲几乎属于苍劲风格的。他的个性开朗,亦颇擅长搞笑逗趣,于校园民歌时代后成功转型为笑片谐星,代表作品有《报告班长》系列等80年代的台湾电影。近年来制也发行福音诗歌,并到各处去传福音。

《七月的心情》
作词:施孝荣 作曲:施孝荣  演唱:施孝荣


又到了凤凰花开蝉声绵绵的时候
又到骊歌轻唱挥别说再见的时候
一千多个日子已悄悄的滑过 四季轮回依旧

看着你纤弱的背影渐渐消失在人群中
我心底掠过一阵难以言喻的隐痛
今后的日子我不在你左右 未来的路要自己去走

莫回头别停留 将关怀和祝福藏在你的心中
愿你能拥有自己的梦

Friday, December 20, 2013

有种生活,叫做适可而止

谓玩物丧志,前几个晚上网玩个不乐而乎、废寝忘食,结果昨天早上上班没精神,傍晚回到家晚餐都还没吃就在沙发上与周公约会去了。想当年还在当工程师时公司系统紧急维修,即使48小时不睡都面不改色,回家洗个澡后又是一条好汉,回公司继续上班。如今稍微熬夜就如冬眠中的一条虫一样“未振未动”(闽南语),唉~ 证明真老的了……

你若要问我前几个晚上上网干忙什么,坦白说我自己都不知道,就是在部落格里这里回个留言、那里打个哈哈,然后再到处串门子看看别人的博文或没目的地溜达溜达,在网上听
歌看歌词,就这样子耗了整个晚上。不过如今在这个家家都有宽带的年代,上网就如像吃饭、睡觉、上厕所等一样的平常和琐碎的日常事,难道还有人上网前会事先想好理由和目的的吗?若你有,我只能说你不是普通人。

因为难得早睡的关系,今早天还没亮就起床,弄了早点抿着咖啡吃着,那种感觉很赞,仿佛就像接下来的一整天都掌握在自己手里一样。已许久没这样的感觉了,平时每天早晨都如贪睡的孩子一样赖着不起床,然后行尸走肉地等着喝那像岁月在慢动作中流失、一滴滴慢慢地泡着的的咖啡来提神。接下来就是冲冲忙忙的赶着洗涮、赶穿衣服、赶孩子上学、赶路、赶地铁、赶上班、赶上线、赶回电邮、赶看文件、赶开会……当然如果公司系统若在早上耍些性子发脾气,还得包括赶打电话和听电话。早餐一般是和午餐一同搞定的……看来这老习惯是时候改一改了。

突然想到前几天在网络上看到一篇很有趣叫做“八分哲学”的文章,说法大约如此:”如果说用十分的力气算是竭尽全力的话,那我就只用八分。比方如果别人竭尽全力能当上处长,那我只当到科长;如果别人竭尽全力能赚到十元钱,那我赚到八元就停止,永远都要留两分给自己。我要用这两分的时间和精力去注意天边的云霞;去凝视远处的山峦;去留意水中的涟漪;去聆听父母的叮咛;去欣赏爱人温柔的眼神、孩子纯真的笑脸……我要放慢脚步,尽自己的可能去发觉、去欣赏人生旅途中的每一道风景,而不是不留余地匆匆赶路。”

看了以后就像如雷贯耳,因为这和我们从小耳濡目染和被灌输的那些“鞠躬尽力,死而后已”、“不遗余力”、“全力以赴”、“尽心竭力”等的思想和教育是背道而驱的。

其实无论工作或是娱乐,都应该有种适可而止的态度。我们可爱又聪明的古人不就早在宗教,哲学,历法,中医,占卜等悟出了阴与阳之间的中衡道理吗?也从而告诫后人,处理事情必须掌握分寸,讲究中和、适可而止、恰到好处。如果超过了适当的分寸,事情就会发生变化,好事可能也会变成坏事。如喜欢吃的吃得太多,腻了;喜欢听的听得太多,闷了;喜欢看的看得太多,厌了;喜欢做的做得太多,烦了;喜欢要的要太多了,倦了……只是看似简单,却知者甚少,知而能守其道者更是少之又少。

若有一天我真的悟出其中玄机和做到了,那再来这里给大家长篇大论、大做文章。今天,老叔因为悟性有限,暂且只好“适可而止”……这个……没有办法啦!因为……你我皆凡人。


《凡人歌》
作词:李宗盛 作曲:李宗盛   演唱:李宗盛


你我皆凡人 生在人世间
终日奔波苦 一刻不得闲
(你)既然不是仙 难免有杂念
道义放两旁 (把)利字摆中间

多少男子汉 一怒为红颜
多少同林鸟 已成(了)分飞燕
人生何其短 何必苦苦恋
爱人不见了 向谁去喊冤

问你何时曾看见
这世界为了人们改变
有了梦寐以求的容颜
是否就算是拥有春天
 

注:该歌是1991年电视剧"碧海情天"的主题曲,由李宗盛创自作自唱,收录于1992年合辑《杨佩佩精装大戏主题曲》当中,并未收录于李宗盛的个人专辑中。

Tuesday, December 17, 2013

另一种乡愁

天在“梦 坑“版主那里看了一篇《你是我永远的乡愁》,日有所阅,夜有所思,许久没发作的老毛病又发了……

乡愁

是故乡里的一缕缕的农稼炊烟、还是夕阳下那一排排的红砖瓦屋?
是归途中的一道道的羊肠小路、还是蓝天下那一片片的绿油稻田?

我说是夜晚来袭时的眷恋、是游子的牵挂、也是种剪不断和割舍不了热爱的情怀。忘了是谁的句子,它说:乡愁总是很远,远在家乡,远在记忆深处;乡愁又总是很近,近在心灵的起伏间,近在缥缈的思绪里。

这些思念会发酵,把它酿成酒,随着岁月变浓;不经意的喝它一口, 乡愁,便会用它最温暖的怀抱拥你入怀中……那才叫刻苦铭心。


《另一种乡愁》
作词:晨曦 作曲:谷村新司  演唱:凤飞飞


没有哭泣的那一种滋味
那种使人刻骨铭心的乡愁
如果深深经历 那种感受
才会明白 为何占满心头

啊 啊 只要独处 日升日落 许多感触
啊 啊 那种滋味 澎湃飞舞 怎么倾诉

那云和树 不要遮断 那故乡的道路
我虽没有哭 只怨那 雨和露
(只怨那 雨满布)

闭上眼睛那一种的滋味
那种使人刻骨铭心的乡愁
就在眼前 不断地漫步
睁开眼睛 它又占满心头

Sunday, December 15, 2013

说狼来了的男孩

1985年对台湾的中文歌坛来说,是一个结束,也是一个开始 — 悠悠的民歌时代被挂上了句号,中文流行歌曲却有了一个崭新的开始。就在这个新旧交替的年代里出现了一匹来自北方的狼,他就是齐秦……

其实此间已经贴过两首齐秦的老歌,却因为主题的关系,没慎重地介绍过这位跨越80、90年代“最早的乐坛偶像之一”的人物,真的有点说不过去。

喜欢网络上这样形容他的一段话:

齐秦,是他的名字,像在春秋战国那兵荒马乱的年代,曾经活过的一些人与事,经过几世轮回,又转生到人间,与他这名字并存的,是一丝古怪冷漠的气息。

的确,1985年退役后的齐秦发表个人第一张创作专辑《狼》,从造型到曲风都给当年的台湾中文歌坛带来了有如久旱逢甘露的及时雨。长发,全身皮衣、皮裤、外加一副大墨镜的造型(当年家里常买他的卡带的老姐还老笑他说他的打扮像大马的马来同胞,你若是我们那个年代长大的,你会知道我说什么),加上其独特的风格转换在乐坛擎起一面鲜明的旗帜,给歌迷们带来了一种全新的观感和体验。当然,你若要把那个年代的李茂山、林淑蓉等都搬出来比较的话,我只有闭嘴……

后记:齐秦在专辑里打着“北方的狼”的口号是因为他父亲是东北人,母亲是旗人。不过发行这张专辑的时候,中台两岸还没通行,齐秦本人也还没去过北方,更不用说在那边发展,所以应该只是种唱片公司宣传的手法吧。


《狼》
作词:齐秦 作曲:齐秦   演唱:齐秦


我是一匹来自北方的狼
走在无垠的旷野中
凄厉的北风吹过
漫漫的黄沙掠过

我只有咬着冷冷的牙
报以两声长啸
不为别的
只为那传说中美丽的草原

Saturday, December 14, 2013

民歌篇(三):黄大城

一篇写了李建复,这样篇很自然的就轮到这位歌路和音色都非常相似的民歌手 — 黄大城。刚出道时的黄大城与李建复一样,是新格唱片旗下的民歌大将之一。他的嗓音浑厚且俱刚毅之气,特别擅长适合诠释民谣类型的歌曲。也因此他在新格时期所灌录的歌曲,泰半偏向这一类型的曲风。

黄大城的第一张个人专辑《今山古道》出版于1980年,专辑同名歌曲是陈云山的创作。据网上的资料说:“编曲的陈扬以大编制的弦乐及管乐,衬以定音鼓及庞大的合声气势,将对自然风物的感怀,以滂礴开阔之势表现,极受听众的喜爱,日后也成为民歌演唱会带动气氛的必备曲目”。还有此曲
值得一提的是,配唱合聲是李健復。同专辑里靳铁章填词作曲的《渔唱》,歌曲中带着天地寄情的悠然感怀,歌曲开始前加入水声的音效,更加添了空间的想象感。该曲是靳铁章19岁上高三时的作品,也十分难得,是当年黄大城的歌曲里我最喜欢的,也是后来学弹吉他时练的第一首歌。

《今山古道》
作词:陈云山 作曲:陈云山  演唱:黄大城


嘿 嘿 山呀山哟绵延不断 远山接近山哟
迢迢山径盘层峦呀 咱们步步高升哟
看山岚飘呀风光好哟 开路辛劳多
那个前人种树后人乘凉 饮水得思源哟

山呀山哟绵延不断 今山载古道哟
悠悠闻风藏名山呀 咱们步步高升哟
看风物博呀典范佳哟 先贤心恤多
那个前人种树后人乘凉 古道照颜色哟


《渔唱》
作词:靳铁章 作曲:靳铁章  演唱:黄大城


茫茫沧海中 有我一扁舟 碧海蓝天为伴
啊 我随轻舟航 航向海天会 海鸥轻风为伍

我把网儿抛撒 像我飞扬的心
我将儿女情丝 忘怀于碧海蓝天
滚滚江水东流 洗去尘劳忧伤
喜见鱼虾满船 温暖在我的心房
啊 晚霞红渔帆 快乐歌声扬 自由自在徜徉


1982年所发行的《唐山子民》,是黄大城继《今山古道》后的第二张个人专辑,反应也不俗。然而1983年开始,随着经济的发展,一些社会的阴暗面也开始暴露于人们的眼前。粉饰太平的作品已无法再引起新生代歌迷的共鸣,台湾歌坛开始进入一段黑色侵袭的时期:先有一身黑衣的苏芮推出了首张国语专辑《搭错车》打破了以往女歌手苍白软弱、无病呻吟的既定形象,后有罗大佑《之乎者也》之后连而来离经叛道的、愤怒不妥协的黑色旋风,民歌时代开始走入末期……

在2005年民歌嘉年华的时候,黄大城曾经说过这样的一段话:
 

有民歌的日子是美好而充满温馨的。
能从67年一直参与到现在没有中断,是一种荣幸。
对支持民歌的大众,心怀感激。
是你们,民歌才能走下去!

2008年11月24日,黄大城因罹患胰脏癌而经化疗一年多不果后病逝……这些原汁原味的《今山古道》、《渔唱》、《唐山子民》等歌曲也随着这位原唱者的离去而成为了昔日绝响……

把这些不老的歌曲贴在这里,为的是追思和纪念这位曾把生命献给了民歌的前辈:
 

祝福你,在另外一个世界裡,永不再受病痛所苦。
福你,在彼岸的另一端,自由自在徜徉在碧海蓝天间,高声放歌在晚霞渔火裡。

《唐山子民》
作词:陈云山 作曲:陈云山  演唱:黄大城


我从远方来 我要到他乡 日夜常悬念 慈亲所寄望
我从远方来 落脚在他乡 胸怀千万里 他乡作故乡
安身和立命 啊~ 成长又茁壮
一肩两担挑 啊~ 为家更为邦
身上流的血 点滴是炎黄
靠这血浓水 天涯薪相传
唐山的子民 啊~ 唐山的荣光
阳光照耀处 啊~ 血脉永流长


后记:我个人很喜欢歌词里那四句“身上流的血 点滴是炎黄 靠这血浓水 天涯薪相传”,很有中国人温文儒雅、花前月下、豪迈奔放以及忍辱负重的民族的气息。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